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癸卯兔年的元宵佳節翩翩而至。作為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是人們生活情感的共同表達,寄托著對家庭團圓、生活美滿的期盼。
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歷史悠久的元宵節有著濃郁的民俗文化:包制口味各異的湯圓或元宵,參與賞花燈、猜燈謎、舞獅子、踩高蹺、扭秧歌等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節慶活動,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過節方式??梢哉f,元宵節就像一條紐帶,連接歷史和當下,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價值觀念和文化認同。近幾年,從別出心裁的元宵節燈光秀,到猜燈謎、做花燈成為指尖輕觸的游戲;從到圖書館里過元宵,到踩高蹺、劃旱船活靈活現在手機終端上……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這些悄然興起的“新習俗”有益于傳統文化進一步“破圈”,也讓節日文化得到更好呈現,更好地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中華文化歷史源遠流長,詩詞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何須更待元宵到,夜夜蓮燈十里紅”“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 一首首與元宵節相關的詩詞歌賦,有習俗的脈絡,有文化的滋味,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字里行間,我們既能體會到古詩詞的魅力之美,又能感受到元宵節的豐富文化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滋養和支撐。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我們要結合時代特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奮進力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實現文脈傳承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厚植家國情懷,凝聚奮進力量。傳統節日是家國情懷的見證,更是培育家國情懷的沃土。元宵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在千百年的歷史更替中,不斷積聚濃厚的文化情愫和精神價值,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尤其是近幾年的新冠疫情,更讓我們深刻感悟到家和國的密切關系,那些最美“逆行者”,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沖鋒在前,敢于擔當,筑牢筑實疫情防控防線,一幕幕感人畫面,一段段感人故事,總會念及中華民族千年傳承的浩然之氣,彰顯出熾熱的家國情懷。
當我們在享受元宵節祥和熱鬧的節日氛圍時,醫護人員堅守一線,守護百姓健康;鐵路工人堅守崗位,為春運保駕護航;環衛工人“不打烊”,守護城市潔凈; 邊防官兵堅守戰位,戍邊衛國……各行各業的奮斗者們甘愿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將那份深埋心底的牽掛化為無怨無悔的堅守,用他們的付出,守護萬家燈火,以濃濃的家國情懷賦予這個節日更美的表達。“今年元宵節,月與燈依舊”,依舊的是景致,愈發濃烈的是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元宵佳節,這歡騰的節日氛圍,這親切的煙火氣息,是他們讓我們盡享幸福的甜蜜,是他們讓我們懂得家國情懷的濃厚。
家國情懷凝聚奮進力量,是我們風雨無阻激昂向前的動力源泉。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家庭夢才能夢想成真。全社會要大力弘揚和培育家國情懷,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讓元宵節文化與家國情懷同頻共振,堅定“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理想信念,恪守“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擔當,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意志,不畏艱險、銳意進取、迎難而上,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書寫絢麗篇章。
力量源于團結,奮斗創造奇跡。團圓,在中國人心中是永恒的主旋律,在每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里與家人朋友把盞言歡,祈愿生活和和美美,早已印刻在中華民族的基因里。于家如此,于國亦然。元宵之夜的團圓幸福,凝聚新一年中華民族的團結奮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團聚最喜悅,團圓最幸福,團結最有力。神州大地萬家燈火,一家一戶的齊心協力、千家萬戶的攜手同心,加起來便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復興氣象。癸卯兔年的春節,我們品味了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的第一頓年夜飯。這份團圓背后,正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復雜形勢下,14億多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的砥礪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奮斗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新時代十年,正是經歷了涉灘之險、爬坡之艱、闖關之難,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邁向“后疫情時代”社會恢復正常、經濟快速復蘇的過渡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團結奮斗、艱苦奮斗、永久奮斗,為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一往無前!
草木萌發,春山可望。今年的元宵節,我們沐浴著新時代以來純正清新的節日新風,感受美好,送出祝愿,不負時代,不負華年,奮進新征程,開創新未來。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