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為“濕地修復”,旨在提高公眾對濕地為人類和地球所做貢獻的認識,促進采取行動來修復濕地。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中國濕地分布廣、面積大、類型多樣,濕地總面積達5635萬公頃,約占全球濕地面積的4%,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濕地和森林、海洋并稱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古往今來,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類生產生活同濕地有著密切聯系??梢哉f,濕地對于維護生態、糧食、水資源、人類健康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作用。全球43個國際濕地城市我國占了13個,包括武漢、常熟、東營、哈爾濱、??诘?,是全球入選數量最多的國家。
依托濕地資源,講好中國故事。最初,《濕地公約》主要關注遷徙水鳥和水禽棲息地的保護。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這一公約。中國于1992年加入,2005年入選常委會成員國。經過近50年的發展,《濕地公約》締約方不斷增多,其內涵也已延伸到注重整個濕地生態系統及其功能的發揮。目前全球共有9條候鳥遷飛路線,其中有3條經過中國。其中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經過我國東部沿海省份,是最繁忙的一條遷飛路線,由于鳥類遷徙路徑很寬,所以武漢及湖北都是這條遷飛路線上的重要“加油站”和中轉站。2022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下稱《規劃》),《規劃》立足我國濕地資源現狀,明確了我國濕地保護的總體要求、空間布局和重點任務,提出到2025年,全國濕地保有量總體穩定,濕地保護率達到55%。隨著濕地作用日益突出,進一步增強人們對于城市發展賦能美好生活方式的理解。通過濕地保護,城市得以更好地展現自己的獨特魅力,也能更生動地講述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故事。
濕地保護有力提升人民幸福感。從古老到現代,濕地生生不息。如今,人們不僅有更高的物質需求,也更加重視精神層面需求,而濕地便是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煙波浩渺的水澤、變幻莫測的云霧、油油招招的碧草……水汽氤氳的濕地邊有無邊美景,無數的生命脈動詮釋著濕地的美好。工作之余、茶余飯后、清晨或傍晚,春夏秋冬,公園里總能聽到,人們與大自然的合奏。府河濕地上飄過的悠揚笛聲,墨水湖畔優雅的薩克斯,月湖邊清脆的手鼓聲、金銀湖濕地公園歡快的吉他聲、南湖幸福灣優美的古箏琴聲……一幕幕都是人們身臨其境后發出的歡快樂章。
發展佳績滿滿,助推生態中國建設。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我國已建立64處國際重要濕地(其中含香港1處)、29處國家重要濕地、602處濕地自然保護區、1693處濕地公園。全國濕地保護體系已初步建立,濕地生態狀況總體良好。近年來,我國濕地保護更是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構建了保護制度體系,出臺了《濕地保護法》,實施了3個五年期的《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完成了4100余個濕地保護修復工程項目,是全球唯一完成3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的國家。此外,還制定了《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將陸續設立一批國家公園,把約1100萬公頃濕地納入國家公園體系,實施全國濕地保護規劃和濕地保護重大工程……一系列措施有效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濕地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進而助力綠色中國建設。
濕地之景,是沒有污染的原生態;濕地之趣,有靈動灑脫的蓬勃生機;濕地之美,是讓你我向往的遠方。讓我們一起攜手,守護濕地,守護人類生命與文明的搖籃,守護人類的未來! (來源:宣講家網)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