肜新春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本期報告的題目是“抓住科技和人才優勢,讓北京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我從五個方面為大家進行講解:一是2022年經濟回顧與2023年經濟前瞻;二是北京的科技優勢和影響;三是北京的人才優勢和影響;四是做大做強京津冀經濟圈;五是京津冀經濟圈打造與北京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一、2022年經濟回顧與2023年經濟前瞻
2023年初,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同時各省市也發布了2022年經濟發展“成績單”與2023年“路線圖”。
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102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8345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83164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638698億元,增長2.3%。
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80448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9285億元,與上年持平。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0%。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突破57萬億,比上年增長5.1%,增速比2021年加快0.2個百分點。2022年貨物貿易總額突破了40萬億,達到了42.1萬億,比上年增長7.7%。商品房銷售額為133308億元。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結構性矛盾出現,包括高端制造業發展不足、自主創新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因素。從消費結構看,中國的消費不足,主要是居民收入在GDP構成中偏低。還有,2022年我國人口出現負增長,人口紅利逐漸縮小,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增高。以上問題,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從各個省市的數據看,北京、上海處在頭部地位。2023年,北京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同時,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重點做好十二個方面工作,包括:“堅持規劃引領,持續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深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著力擴大內需,積極促進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和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扎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增強大國首都文化軟實力”、“有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用繡花功夫治理城市,不斷提升首都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努力實現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緊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著力增進民生福祉”、“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維護首都和諧穩定”、“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之以恒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另外,從各省市公布的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來看,投資、消費成為關鍵詞。這也與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等要求相一致。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