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在北京召開。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落實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任務要求,扎實做好選賢任能、強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項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回望歷史奮斗征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彪炳史冊的發展奇跡,歷史輝煌背后深層次的根源在于中國共產黨堅強有力的領導。而領導是否有力關鍵在于組織是否有力,只有黨的組織堅不可摧,才有凝聚力和引導力,黨員隊伍才能凝心聚力,黨的執政地位才會堅若磐石??梢哉f,黨的組織工作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現黨的全面領導、完成黨的全部工作的重要保證。
一路走來,我們黨始終重視組織工作,始終堅持守正創新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確保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早在1921年7月,中共一大制定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明確提出要把工人、農民和士兵組織起來,并對中國共產黨組織結構、組織工作制度、組織紀律等作出了規定,使得組織形態進一步明確。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又通過了《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明確了中國共產黨是把無產階級中最有革命精神的群眾組織起來,為了實現無產階級利益而奮斗的“群眾黨”,并始終牢記“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和“黨的內部必須有適應于革命的組織與訓練”這兩大“律”,從本質上揭示了黨的組織工作的運行規律和根本遵循。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組織法》,對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產生、人員組成作出具體規定,同時對中央局的產生、日后的工作,以及成員的職責提出了意見。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關于黨中央組織機構、職權分工、工作制度的法規性文件。1925年,中共四大通過的《對于組織問題之決議案》規定:“我們黨的基本組織,應是以產業和機關為單位的支部組織”,并“有三人以上即可組織支部”。自“支部”確定以來,作為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的最基本單位一直沿用至今。從“一大”到“四大”,組織體系建設穩步推進,使得中國共產黨組織力日益凸顯,為黨的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此后,伴隨著黨員人數逐步增加,組織原則、組織路線等概念范疇逐步被提出,黨的組織建設不斷規范完善,黨的力量也不斷發展壯大。新時期黨的組織路線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重新確立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并在1980年提出了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四化”方針,干部建設由此成為組織建設的關鍵內容。
從建黨初期到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組織工作經歷了探索與周折,并逐漸走向成熟。歷史經驗有力證明,組織工作因黨而生、因黨而興,始終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活動方式緊密相連,始終同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的興衰成敗緊密相連,始終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福祉緊密相連,因此組織工作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基礎性、人民性、服務性等屬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組織工作在繼承和發展中向前推進,進入了新階段,取得了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7月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即: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著力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這一概括,既是對黨的組織工作建設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吏的理論升華,為新時代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針對黨的組織建設,黨中央又制定出臺了《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單行本)》《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條例》等一系列黨內基本法規,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提供了法規制度保障。
2022年10月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對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部署了重點任務,對黨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等內容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賦予了組織工作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務。以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奮力譜寫新時代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是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的主基調,是新時代組織部門工作的總方向,必須始終不渝深入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高質量推進干部、組織、人才“三駕馬車”齊頭并進、共同發力。
一是堅持選賢任能,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早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擴大會議上,毛澤東同志就提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重要論斷。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又明確指出要建設“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在新時代抓住“干部”這個關鍵,必須擰緊干部“選育管用”的全鏈條,做到把隊伍建強、讓干部過硬。要嚴把選人關,鮮明樹立“講政治、重擔當、憑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探索全面考察干部政治素質的有效辦法,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視野,選優配強干部隊伍。要強化育人功能,深化干教工作改革創新,加強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培訓,不斷提高干部領導水平和專業素養。完善干部隊伍建設規劃,實施優秀年輕干部儲備培養行動,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要堅持嚴管厚愛,貫徹落實《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規定》,統籌組織人事、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巡視巡察、審計統計等監督渠道,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推動干部監督科學化、立體化、精細化。要注重激發干事熱情,充分發揮考評指揮棒作用,釋放“激勵效應”,讓會干事的干部有機會,讓干成事的干部有位置。善于打破交流壁壘,推動干部輪崗、掛職等,破除干部流動“阻梗”現象,把干部干事創業的勁頭拉滿。
二是堅持強基固本,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只有建強基層黨組織,才能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凝聚群眾、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這明確了新時代應當堅持黨建引領,筑牢“抓基層、強基礎”的共識,持續為基層賦權、減負、增能,推動基層治理水平現代化、精細化。要著力提高基層黨建質量,壓實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高標準開展黨支部體檢、常態化調研督導等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提質增效。要加強基層帶頭人隊伍建設,強化鄉村后備人才儲備,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支持保障薄弱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夯實全面振興的組織基礎。要持續做好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開展黨員組織關系轉接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服務管理,加強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激發黨員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要持續提高“兩新”組織“兩個覆蓋”質量,推動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運作,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綜合性服務,不斷提升黨建品牌影響力。以區域化黨建為紐帶、四級網格為依托,不斷拓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路徑,推動未訴先辦、主動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三是堅持育才聚才,夯實高質量發展的人才保障。時代越是向前發展,越是需要掌握人才這一第一資源和發揮人才集聚效應。立足新時代,當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瞄準“四個面向”需求,求賢若渴精準引才,多措并舉高效育才,任人唯賢科學用才,在全社會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濃厚氛圍,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于偉大時代。要堅持做優政策,立足地區發展實際,健全完善人才政策體系,推動形成區域人才隨產業有效集聚、合理流動的政策矩陣,依靠政策保障招引“金鳳凰”,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瞄準“產業鏈”,以產業和人才對接為突破點,理順地區發展人才供需關系,搭建人才和地區之間的對接通道,強化人才作用和區域發展的有機聯系,讓人才在產業鏈上隨之“奔跑”。要優化人才服務環境,加強資源統籌,探索創建地區人才工作體系,加大人才政策及服務集成宣傳力度,統籌做好人才引進落戶、人才健康體檢、人才租賃住房管理等服務工作,進一步讓“愛才、惜才、留才、用才”蔚然成風。
(作者單位:北京市門頭溝區委組織部)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