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10月23日在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宣講家網摘編核心觀點和重要內容,供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參考。
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重大政治任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正確判斷形勢,是謀劃未來、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新時代新征程,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經過長期艱苦奮斗特別是新時代10年的奮力拼搏,我們黨領導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走過百年奮斗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蓬勃生機。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紀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來自外部的風險挑戰始終存在并日益凸顯。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黨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不少頑固性、多發性問題。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需要應對的風險挑戰、防范化解的矛盾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全黨既要堅定戰略自信、保持必勝信念,又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繼續披荊斬棘、勇毅前行,奮力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國共產黨。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黨的鮮明品格和獨特優勢,是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毛澤東同志說,“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在百年奮斗中,黨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創造了與時代相適應的科學理論,指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全黨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立足基本國情,順應新時代新征程形勢任務發展變化的新要求,緊貼億萬人民創造性實踐,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要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充分吸收其中蘊含的治國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處世的道德理念,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當然,講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并不排斥吸收人類文明創造的有益成果,不僅不排斥,而且要積極學習借鑒,用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武裝自己。要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學懂弄通做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把這一思想貫徹落實到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黨的二十大明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黨的二十大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作出科學概括。這個概括是黨深刻總結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對我國這樣一個東方大國如何加快實現現代化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完善、實踐上不斷豐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論結晶,我們要深刻領會、系統把握,特別是要把這個本質要求落實到各項工作之中。全黨要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不動搖,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道不變、志不改,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心無旁騖做好自己的事,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拓展世界眼光,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學習借鑒世界各國現代化的成功經驗,在交流互鑒中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未來5年是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全黨要聚焦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進一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抓緊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協調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要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鞏固和深化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創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黨的二十大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布局中突出教育科技人才支撐、法治保障、國家安全工作。我們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從根本上體現了黨的初心使命、性質宗旨,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利于激發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于增強黨的凝聚力、向心力、號召力。要深刻認識到,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保持歷史耐心、進行不懈努力。全黨要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進一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要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不斷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差距,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提高群眾就業能力、致富帶富本領,推動形成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的社會風尚,有力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福利主義陷阱”。要完善促進機會公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制度機制,暢通社會向上流動通道,打破利益固化藩籬,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讓每個人都獲得發展自我和奉獻社會的機會,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
我們黨是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大也有大的難處。只有嚴管嚴治,才能保持大黨應有的風范,解決大黨獨有的難題。經過10年頑強努力,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得到人民群眾充分肯定。同時,要清醒看到,黨內一些深層次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一些老問題反彈回潮的可能始終存在,稍有松懈就會死灰復燃,新的問題還在不斷出現,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將長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管黨治黨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須堅持嚴的基調,長抓不懈、緊抓不放,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更不能有降調變調的錯誤期待。全面從嚴治黨和鼓勵擔當作為是內在統一的,不是彼此對立的。嚴并不是要把大家管死,使人瞻前顧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氣沉沉、無所作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形成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營造有利于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進一步調動全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黨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推薦閱讀:
參考來源:《求是》2023/01